邹兰芳
发表时间:2015-07-09
(一)个人介绍:
邹兰芳,教授,博导
邮箱:hadiya_zou@163.com
(二)教育背景:(本科-最高学历介绍)
1983-1987年,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本科;
1987-1993年,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硕士、博士。
(三)工作经历:(重要国内外工作经历)
1990-2004,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任教;
2004-现在,在对外经贸大学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阿拉伯语系任教;
1985-1986年,在埃及开罗大学文学院进修;
1991-1992年,在埃及开罗大学文学院作高访学者。
(四)学术职务:
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、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东方文学研究分会理事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全国翻译专业资格(水平)考试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中东学会理事、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,被聘为北外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研院客座研究员。
(五)主要讲授课程:
1.基础阿拉伯语(1-4)(本科)
2.阿拉伯文学作品选读(本科)
3.视听课(阿拉伯语)(本科)
4.翻译理论与实践(本科)
5.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(荣誉学士学位)
6.翻译研究(硕士研究生)
7.现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思潮(博士研究生)
8.阿拉伯文学史(博士研究生)
(六)教学成果:
1.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:(注明名称、署名次序、批准单位、获批时间)
《新编阿拉伯语》(第一册),1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02年出版。
2“十一五”国家规划教材:(注明名称、署名次序、出版社、出版时间)
《阿拉伯阅读教程》(第三册),1,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,2012年出版。
3.课程建设:(注明名称、署名次序、批准单位、获批时间)
《常规课程建设》,1,对外经贸大学,2008年结项。
(七)科研成果:
1.代表性专著:(注明书名、署名次序、出版社、出版时间)
1)《阿拉伯成语的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作用》,知识产权出版社,2005年出版,独立完成。
2)《阿拉伯传记文学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6年1月出版,独立完成。
2.代表性译著:
1)《诗人时代—阿多尼斯论诗歌美学》,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,2023年6月出版,独立完成。
2)《日落绿洲》,五洲传媒出版社,2017年1月出版,第一译者。
3)《埃米尔之书—铁门之途》,人民出版社,2014年出版,第三译者。
4)《一千零一夜》,世界知识出版社,2000年出版,合译。
3.项目:
1)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《阿拉伯传记文学研究》(项目号:08BWW014),于2014年结项,,鉴定等级为良好(证书号:20140036)。
2)主持教育部高校国别也区域研究2023年课题《沙伊和解背景下海湾地区安全局势》(2023-N18)
3)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《东方作家传记文学研究》(项目号:05JJD750.47-99161),于2011年结项。
4)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“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与研究(2000-2020)”(编号:17ZDA280),经费80万。预期22年结项。
5) 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“美国非裔文学史:翻译与研究”(编号:13&ZD127),80万。预期20年结项。
4.获奖:
1)获得2019年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;
2)2010年获得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“优秀教师”称号;
3)2011年获得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“优秀科研工作者”称号。
5.代表性学术论文:(注明论文名、署名次序、发表期刊、期刊级别、发表时间)
1)论埃及左翼作家巴哈·塔希尔的历史书写,《文艺理论和批评》,CSSCI,2020/07
2)《一段沉寂的历史 一群苦行僧的救赎》,《中国图书书评》,CSSCI扩展,2017/04;
3)《一个富有冲击力的故事—评舒克里的<裸面包>》,《阿拉伯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6年;
4)《论中世纪苏菲文学中的“私语”文体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A&HCI(B类),2015年第2期;
5)《论中世纪苏菲文学中的“私语”文体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人大全文转载,CSSCI,2015年第3期;
6)《从“在场的缺席者”到“缺席的在场者”》,《外国文学评论》,CSSCI(A类),2012年第2期;
7)“现代阿拉伯自传及小说体自传”,《荆楚理工学院学报》,2016年,第31卷;
8)《尼罗河畔戏剧的黄金时代—埃及五六十年代的戏剧》,《戏剧艺术》,CSSCI,2013年第5期;
9)《文学文本与西亚北非剧变》,《读书》,CSSCI,2012年第3期;
10)《从<一千零一夜>到<安塔拉传奇>》,《读书》,CSSCI,2010年第8期;
11)《论女性自传主体的漂移性—以赛阿达薇的<我的人生书简>为例》,《当代外国文学》,CSSCI,2010年第4期;
12)《第14届中外传记文学学会年会综述》,《国外文学》,CSSCI,2010年第1期;
13)《不堪承受的历史之重—评巴哈·塔希尔的<日落绿洲>》,《外国文学动态》,CSSCI,2010年第5期;
14)《“风景之发现”观照下的<自传的回声>》,《外国文学评论》,CSSCI(A类),2009年第2期;
15)《天方文学离诺奖有多远》,《外国文学动态》,CSSCI,2009年第5期;
16)《2008年阿拉伯文坛回顾》,《外国文学动态》,CSSCI,2009年第4期;
17)《读图时代的传记文学—第13届中外传记文学学会年会综述》,《外国文学动态》CSSCI,2009年第1期;
18)《寻找理性的苏非—思·诗意·知》,《跨文化对话》第24辑,CSSCI集刊,2009年;
19)《流亡·记忆·再现—巴勒斯坦电影的回顾及评析》,《艺术评论》,CSSCI扩展板,2009年第3期;
20)译介《身体刻写的历史:小说<肉体的记忆>》,《世界文学》,2010年第4期;
21)《告别文学的仪式—现代自传诗性特征探析》,《当代阿拉伯研究》论文集,宁夏人民出版社,2011年出版;
22)《游走在现实的梦境中—<痊愈期间的梦>》,《大爱无边—埃及作家纳吉布·马哈福兹作品研究》论文集,宁夏人民出版社,2008年出版;
23)《从,<肉体的记忆>、<地震>看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》,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—阿拉伯文学专刊》论文 集,2012年出版;
24)《当我们的生活变成我们的故事时》,荆州理工大学院学报,2009年10月;
25)英文论文:Constructing Selfhood in Three Spaces: The Fluid Subjectivity Embodied in El-Saadawi’s My Life, in Arab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, Universitätsverlag, Heidelberg,海德堡大学出版,2012年12月;
26)“想象的国度:现代阿拉伯童年自传及文化建构”,《现代传记研究》集刊,第三辑,商务印书馆,2014年出版。
27)《巴勒斯坦电影》,《当代电影》,CSSCI(B类),2005年第3期。